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,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超過2.6億人,比重達到18.70%。國際上的通??捶ㄊ?,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%,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%,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于老齡化社會。未來一段時間,我國老齡化程度將持續加深,養老消費和養老問題亟需重點關注。近日,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“養老消費調查”報告。報告顯示,高齡老人養老亟需加大支持力度,老年人消費環境仍需“適老化”提升。
調查發現,居家養老是老人首選,對機構養老尚有多重顧慮。53.81%的老人更希望和兒女家人同住養老,41.20%的老人在身體允許條件下,愿意居家和配偶或獨自居家養老。當前,老年人對機構養老的擔憂較多:31%的老人認為養老機構條件不好;33.72%的老人認為養老機構穩定性差、不可靠;29.24%的老人認為養老機構收費太高、不劃算。
當前,養老提供的服務已經從基本的生活照料拓展至醫療服務(81.86%),娛樂休閑(54.85%),文化教育(41.35%)等。分不同地區來看,中部城市養老機構提供日常生活服務比例最高,東部城市養老機構提供醫療服務的比例更高。從服務提升需求來看,消費者對養老機構醫療服務水平提升需求最大(51.48%),其次是娛樂休閑服務(35.02%),再次是日常生活服務(31.65%)。表明隨著老人吃飽穿暖的基礎性生活需求得到滿足之后,對醫療、休閑娛樂等服務有了更多需求。
超過四成消費者認為養老機構收費合理性一般,對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滿意度為62.03%。遇到的主要服務問題包括食品安全事故(26.58%),隨意增加或調整費用(26.16%),摔倒等人身安全事故(24.47%)。機構養老的老人對翻身機(28.3%)、按摩椅(27.8%)、助臥助浴(18.1%)和特殊用品(16.5%)需求度更高。失能老人對特殊用品(成人尿不濕、護理品)的需求度最大。
機構養老的需求重在“醫養結合”,服務性價比更受關注。中消協認為,機構養老中約80%以上為失能失智老人,隨著老年消費能力的增加,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更受歡迎。比如日常照料+康復訓練+醫療綠通或者被評估為失能失智的老人床位費用可由社保統一支付,額度可觀,可極大減輕老人的養老費用負擔。
此外,調查報告還顯示,老人居家養老更關注家政餐飲等“日常所需”;低齡老人升級型消費需求明顯,專用食品受老人認可;消費環境需更加“適老”,老年人維權意識有待加強。中消協建議,開展老年用品與涉老服務質量專項提升行動,加大高齡老人養老服務供給支持力度,暢通老年消費渠道,推動養老服務與其他行業融合發展,強化重點領域養老消費維權,改善老年消費維權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