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天氣日趨寒冷,各種保暖、取暖用品開始熱賣,而即撕即貼、可持續發熱的發熱貼(俗稱“暖寶寶”)成為如今不少“美麗凍人”女性的最愛?,F在市場上售賣的“暖寶寶”大多是“三無產品”,而且很多產品所有標示都為日文,質量也是參差不齊,如果使用不當,十分容易引發皮膚過敏、低溫燙傷等危險。醫生提醒要謹慎使用。
暖寶寶低溫燙傷 取暖貼低溫燙傷怎么辦
低溫燙傷是指因為這些取暖設備雖然基礎溫度不高,但皮膚長時間接觸高于體溫的低熱物體也會造成燙傷,接觸70℃的溫度持續一分鐘,皮膚可能就會被燙傷;而當皮膚接觸近60℃的溫度持續五分鐘以上時,也有可能造成燙傷,這種燙傷就叫做“低溫燙傷”。
冬季燒燙傷患者多被熱水袋、暖寶寶、火鍋等所傷。專家提醒,燒燙傷后應冷水沖洗半小時以上,低溫燙傷會帶來更大傷害。
李薇(化名)是一名大學生,由于晚上睡覺總是感覺腳冷,她每晚都貼一個暖寶寶睡覺。一天夜里,李薇睡覺時覺得腳有點疼,但因為實在太困了,她沒在意又睡著了。起床后,李薇發現腳上有紅腫,之后幾天紅腫越來越嚴重,甚至起了水泡,走路都一瘸一拐的。雖然從校醫院買了些藥膏,但李薇被燙傷的部位還是留下明顯的疤痕。李薇來到醫院,醫生確診她為低溫燙傷,且腳部只能進行植皮手術,不能自行恢復了。
燒燙傷后應立即用冷水浸泡沖洗,最好用流動清水沖洗,方便時水中可加冰,沖洗時間最好在30分鐘以上,然后用干凈毛巾覆蓋創面,及時去醫院就醫。而像李薇一樣使用暖寶寶而造成的低溫燙傷,能比高溫燙傷帶來更大傷害。低溫燒傷是在四五十攝氏度的低溫下長時間烘烤而造成傷害,燒傷部位水腫但不感到痛。嚴重者傷處組織慢慢壞死,最后結成厚厚的黑痂,脫痂后需要幾個月才能痊愈,而且會留下瘢痕。低溫燙傷患者再用水沖來降溫基本無效,應立即就醫。
“被燙傷以后,用一些錯誤的土辦法治療只會適得其反?!睂<姨嵝?,一些人拿著油脂、自制的藥膏、醬油、堿等抹在傷口處,導致傷情更重。燒燙傷患者因為創面大量滲液出現口渴,隨意喝水還會出現水中毒。
醫生提醒要謹慎使用
對于這些寫滿外文的“暖寶寶”到底對人體是否有害,“我們每年都會接到一些被暖寶寶燙傷的患者?!睂<艺f,大多都是皮膚輕度燙傷。不僅是燙傷,還有一些有過敏體質的人,會產生過敏反應,市民在使用的時候最好慎重。
據了解,“暖寶寶”主要成分為鐵粉、炭粉、蛭石等。在使用時,揭開帶有粘膠的貼紙,空氣會進入暖貼內,會使鐵粉以及其他原料發生化學反應,產生熱量,有的最高可以達到60℃以上,但很多銷售的“暖寶寶”并不能很好地控制發熱量,如果使用不當,很容易產生燙傷。暖寶寶的燙傷屬于低溫燙傷。主要特點是真皮淺層向真皮深層及皮下各層組織漸進性損害,往往表面看只是一個小水皰,好像不重,其實可能已傷及皮下組織,甚至肌肉、神經和血管。使用的時候要小心低溫燙傷。建議大家在購買“暖寶寶”時購買正規標示的產品,在使用的過程中如果感覺溫度過高要立即將暖寶寶取下,避免遭受皮肉之苦。